阿摩司書簡介

mikelee週五, 2022/08/26 - 11:43 投稿
討論區

寫作背景

阿摩司,南國人,生長於猶大國的提哥亞 (1:1) , 原為牧人和修理桑樹者 (1:1; 7:14), 並不是出身於祭司或先知家族,後來神才呼召他作先知。作者雖以務農為生,但知識頗豐,例如對於非利士和敘利亞的歷史,尼羅河每年氾濫的事情等都有所認識。可能他經常往北國賣羊毛和桑樹果子,因此對北國的情況頗能深入了解。
阿摩司作先知的時間為主前七六五至七五○年 (1:1, 的大地震若與當時的日蝕有關,便應發生於主前七六三年六月十五日)。工作地點主要在北國的伯特利和首都撒瑪利亞。
作者有強烈的使命感;他敢言直言,不畏權勢,甚至斥責北 國 君王和宗教領袖的不是。
烏西雅(主前七八三至七四二年)和耶羅波安二世(主前七八六至七四六年)分別為南北二國最 能幹的 君王,他們在位期間亦為兩國最興盛的時代。
當時以色列得享太平,是因為在主前八○二年,長期與北國為敵的亞蘭人敗於亞述王亞大得尼拉力三世的手下,以致元氣大傷;亞述王死後國家不獨日漸衰落,更疲於應付烏拉圖王國的侵略,結果北國的外患頓然消除。耶羅波安是位軍事強人,他伺機奪回亞蘭所佔據的土地,並從境內趕出摩押人和亞捫人,國家版圖遂得擴展,連同南國的領土,相等於所羅門作王時的版圖(王下14:25; 參王上8:65)。
 
北國重新掌握商業要道的控制權,耶羅波安利用這個優厚條件來收取關稅,並發展自由貿易,財富滾滾而來,國家經濟一片繁榮。然而,在一片繁榮昇平的氣氛下,國家亦正趨向腐敗:
在社會方面,出現了貧富懸殊的現象。一般平民受盡剝削,在旱災或歉收的時候,債台高築,任由債權人擺佈,或喪失抵押品的贖取權,或淪為奴隸,生活苦不堪言。另一方面,貪財的富人則過著奢侈無度的生活(6:4-6),不但對窮人毫無憐恤之心,並且處處欺壓他們(4:1; 5:11; 8:4),用錢收買法官,屈枉正直(5:12),又偽做度量衡,奸詐行騙(8:5),為求富裕,不擇手段。
在宗教方面,百姓對耶和華的禮拜儀式雖然沒有鬆懈,但卻失去信仰的真義,他們的生活腐敗,違背了神的律法,人與人之間充滿不公平和不人道的事。聖職人員對這方面亦不予指責,為著本身利益甚至不容許別人向這些人指責。
 
主題特色
本書針對當時北國社會的各種罪惡,指出以色列人雖然身為神的選民,且熱心獻祭,但他們腐敗的生活,實際上違背了神的律法,使敬虔的宗教活動變得沒有意義。他們還以為:神既與他們立了約,他們便成為選民,在萬民中享有特殊的地位,甚至連神也不會斷絕這牢不可破的關係。然而,神是公義的,無論是外邦人抑或選民,神都要審判。選民必須悔改,以公平和公義取代欺詐、貪污、不公平、背信等惡行,否則刑罰必將臨到。
 
「耶和華如此說」、「這是耶和華說的」是本書常見的引語和結語,強調先知的信息是從神而來。本書具有華麗的文風,和多采多姿的體裁,包括哀歌、「有禍了」的語句、謎語、流行的民間箴言、遞增的數目字等。書中許多比喻取材自牧羊和耕作的背景。整卷書的內容生動、簡潔、尖銳而有力,可見作者有豐富的學識和文學修養。
 
本書大綱
 
Ⅰ 列國的審判(1:1-2:16)
   1引言:審判近在眉睫(1:1-2)
   2審判鄰近列國(1:3-2:3)
   3審判神的選民(2:4-16)
Ⅱ 以色列的罪行和刑罰(3:1-6:14)
   1審判的信息出於耶和華(3:1-8)
   2積財者的刑罰(3:9-15)
   3欺壓窮人的貴婦(4:1-3)
   4虛有其表的宗教(4:4-5)
   5教而不善的以色列(4:6-13)
   6為以色列唱哀歌(5:1-3)
   7當尋求耶和華(5:4-27)
   8驕傲放縱的領袖(6:1-7)
   9神厭棄以色列(6:8-14)
Ⅲ 五個審判的異象(7:1-9:10)
   1蝗災的異象(7:1-3)
   2火災的異象(7:4-6)
   3準繩的異象(7:7-9)
   4亞瑪謝控訴阿摩司(7:10-17)
   5夏果的異象(8:1-3)
   6悲哀與飢渴的收場(8:4-14)
   7祭壇的異象(9:1-6)
   8神的公義(9:7-10)
Ⅳ 復興的應許(9:11-15)

標籤 (Tag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