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天,老師上國語課時,出了一篇家庭作業,要班上每位小朋友練習當小記者,回家訪問自己的爸爸,寫下他們的三個願望。
小明回到家,盼呀盼,終於等到爸爸下班回來。 吃過晚飯就向爸爸說明這項作業,然後就開始訪問起爸爸了。
小明充滿期待,興奮的問:「爸爸,請問您的第一個願望是什麼?」
問完後就專注地看著他的爸爸,希望能聽到一個了不起的答案。
爸爸思考了一下,說:「希望能吃得下。」
小明以為自己聽錯了,再次詢問確定後⋯⋯大叫一聲: 「爸!這算什麼答案呀!這個願望太平凡了,能不能換一個啊?」
爸爸說:「小明,你現在是記者,你不能對被訪問人的答案有意見,被訪問的人說什麼,你都要清清楚楚真實地記下來,才是一個好記者呀!」
小明只好心不甘情不願的寫下:爸爸的第一個願望是「吃得下」。
小明再次提起精神問:「爸爸,那您的第二個願望是什麼呢?」 「睡得著」,爸爸說。
小明急了:「爸!同學的爸爸一定會幫他們拿好成績,你這樣的答案一定會害我挨老師罵啦!」
爸爸只是重覆說:「孩子,你不能夠左右被訪問者,被訪問的人說什麼,你就記什麼,才是一個好記者。」
小明覺得很無奈,寫下:爸爸的第二個願望是「睡得著」。
小明很灰心,只好期待爸爸第三個願望能讓人滿意, 結果爸爸回答他:「希望笑得開。」
小明非常不高興,說:「爸,你這種答案會讓我變成全班同學的笑柄啦!」
小明快哭了,爸爸只好叫他去問媽媽,看他媽媽怎麼說。
只見小明乘興而去,敗興而歸,在作業單上自動的寫下爸爸的第三個願望: 希望「笑得開」。」
因為媽媽的回答竟然跟爸爸是一樣的。 爸爸看小明不高興,就跟他說:「要不然你可以在作業單寫下自己的看法呀!」
小明最後寫著:「我的爸爸回家就是吃飯,睡覺時打呼聲音很大,他不是很有錢,但是我們家常充滿笑聲。爸爸很愛我,我也愛他。」
・*:.。..。.:*・・*:.。..。.:*・・*:.。..。.:*・・*:.。..。.:*・・*:.。..。.:*・
你/妳也吃不下、睡不著、笑不出來嗎?
在美國,看病的人當中約有75~90%是和壓力有關。
仁愛醫院精神科許醫師說,在台灣每四個人就有一個人因為壓力太大,顯現身體的問題,稱為「心身症」。心理影響生理的現象,但大部份人仍在醫院的內科、神經科、心臟科、家醫科門診遊蕩,治療他們的頭痛、失眠、胃潰瘍、胸悶等等。
然而,早在四千多年前,所羅門王就知道解藥了!
「喜樂的心乃是良藥,憂傷的靈使骨枯乾」(箴十七22)。
當我們的心一直是平安喜樂的,透過腦神經及腦內各種神經傳導物質的作用,就能使身體處在一個和諧舒適的光景中,而『百病不侵』,甚或『不藥而癒』。
- Log in to post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