註釋參考文件

西番雅書簡介

mikelee週五, 2022/08/26 - 11:32 投稿
討論區

寫作背景

西番雅的意思是「神藏匿」。

舊約中提到另外三個同名的人 (代上6:36; 耶21:1; 亞6:10), 但這些與先知西番雅似無關連。本書記述先知四代的祖先,暗示他系出名門;又從他熟悉宮廷(1:8; 3:3)和耶路撒冷(1:4, 10)這點來看,他的元祖希西家可能就是顯赫一時的猶大王希西家。

本書明言:西番雅於猶大王約西亞(主前六四○至六○九年)之時,充任先知 (1:1) 。 如此,與西番雅差不多同期的先知有哈巴谷、那鴻、耶利米。

在約西亞登位的第十二至十八年間,他曾推行大規模的宗教改革(參王下22-23章; 代下34-35章), 包括除掉偶像 , 修葺聖殿,與百姓向耶和華神重新立約,守逾越節等。然而,當先知西番雅向百姓宣講神的信息時,猶大仍彌漫著拜偶像的邪風(1:4-6),耶路撒冷充斥了「悖逆、污穢、欺壓」的事 (3:1) 。 這可能是因為約西亞手下的宗教改革尚未開始。另一方面, 從3:4節看來 , 聖殿內的崇拜與律法的詮釋,雖受蔑視卻仍在進行 , 加上1:4節提到「剩下的巴力」, 似乎暗示宗教改革的措施已經開始,惟尚未完成。事實上,根據聖經別處的記載(如王下23:30-32) , 這些改革並沒有深入民心,一待約西亞去世,拜偶像的積習即死灰覆燃。

俄巴底亞書簡介

mikelee週五, 2022/08/26 - 11:31 投稿
討論區

寫作背景

本書是舊約中最短的一卷。

「俄巴底亞」的意思是「耶和華的仆人」,這名稱在舊約屢屢出現(參王上18:3; 代下17:7; 34:12; 尼10:5),所以我們無法知道作者是那一位俄巴底亞。

至於本書寫成的日期也是很難確定 。 學者的意見是根據11-14節的解釋而定:有些以為這兒是描寫主前五八六年耶路撒冷淪亡、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的事(參王下25章);另一些學者則以為這兒是指約蘭作猶大王時,非利士人和亞拉伯人劫掠猶大的事(代下21:16, 17)。 另一方面,一些學者認為 12-14節 是預言將要發生的事,而別的學者則認定這幾節是目擊證人對一些歷史事實的描繪。此外,學者對於俄巴底亞書和類似經文(如耶49:7-22; 珥3:19; 2:32)的關系 ,也有不同的解釋。不過,詩篇137:7明顯提到  : 當耶路撒冷為巴比倫攻陷時,以東人落井下石的態度,根據這點以及本章的上下文,似乎較合情理的看法是:作者目睹主前五八六年的慘劇後不久,寫下他對以東的信息。

但以理書簡介 

mikelee週五, 2022/08/26 - 11:31 投稿
討論區

寫作背景

歷來猶太教與基督教會都同意但似理為本書作者。首先對作者問題提出質疑的是主後第三世紀一個敵基督教者波爾非(主後二三二至三○三)。他認為本書是由主前第二世紀一位不知名的猶太人寫的,因為但以理書11章將安提阿古依比芬尼(主前一七五至一六三作敘利亞王)時代的歷史描述非常正確,簡直不可思議。唯一合理的解釋是本書為當代的人寫的,假托但以理的名流傳當代,目的為堅固當時猶太人的信心。這種說法在十八世紀理性主義擡頭以後大行其道。

從聖經內證而言,本書乃以第一人稱的語氣記述(參7:28; 8:1, 2; 9:2;10:2; 12:5), 顯示作者為但以理本人。主耶穌引用但9:27時,也稱是「先知但以理所說的」,這更是權威性的證明 (參太24:15) 。 但以理書的亞蘭文(見「主題特色」一段)也較接近東方巴比倫的亞蘭文,而不像巴勒斯坦的亞蘭文。此外,猶太人於主前第二世紀時正進行瑪加比的民族革命,對異教國家非常敏感,極端排外,厭惡不潔的外邦人。在這種濃厚的民族主義籠罩下,作者似乎不可能如此輕描淡寫地處理本書前半部的事跡;將為外邦國家效勞的但以理奉為民族英雄。總之,否認但以理為作者的說法,徒然引起更多新的問題。

耶利米哀歌簡介

mikelee週五, 2022/08/26 - 11:30 投稿
討論區

寫作背景

本書未標明作者是誰,猶太傳統認為作者是先知耶利米,希臘文七十士譯本與拉丁文武加大譯本更標明:「以色列人被擄後,耶利米坐著為耶路撒冷哀哭,唱此哀歌。」事實上,耶利米書與哀歌的文體與措詞的確有許多相似處 ,  且代下35:25也顯示耶利米與此種哀歌文學有關系。但是另一方面,耶利米書與哀歌兩者之間也有迥異之處,這些哀歌更類近「團體的哀歌」,如詩44篇; 74篇; 80篇等,猶太人所列聖經正典的名單也將哀歌與詩篇等書置於「聖卷」部分,而不跟耶利米書列入「先知書」部分。可以肯定的是:本書以主前五八六年猶大亡國為背景,當時巴比倫軍攻陷猶大京城耶路撒冷,焚毀聖殿,並擄走國民及大批財物(見王下25:1-21; 耶39:1-10; 52:4-27) 。作者曾目睹耶路撒冷的敗落,憑著他所具備先知的洞察力與詩人的文學氣質,寫成此書。

 

主題特色

作者哀悼被巴比倫所摧毀的耶路撒冷,他深深體會到苦難乃神公義的審判,目的是為救贖猶大這個腐敗的國家,因此他呼籲百姓悔改;同時也看到仇敵毀滅聖城的邪惡行動,因而呼求神施予刑罰。

耶利米書簡介

mikelee週五, 2022/08/26 - 11:30 投稿
討論區

寫作背景

    本書是由若幹單元的文集編輯而成,內容主要是先知耶利米的講辭,也包括以第三人稱提及先知的傳記性材料(參26章, 28章, 35章),這部分可能是出自先知的秘書巴錄的報導(參36:4, 18, 32), 52章的歷史附錄則是采用列王紀的資料。

    耶利米生於祭司家庭(參1:1) , 約西亞十三年(主前六二七年)蒙召,以後在猶大歷史中最黯淡的時期,克盡他先知的職分凡四十年。他是個感情豐富而又多愁善感的人,通常被稱作「流淚的先知」(參9:1; 13:17),他奉差遣傳神審判的信息,一再忍受反對、鞭打、監禁等逼迫(參11:18-21; 12:6; 18:18; 20:1-2; 26:8-11; 27:15; 38:6),  面對百姓的罪惡與神將臨的懲罰,他內心的痛苦與沖突達到極點,但他仍忠心地傳講與國家攻策相違的信息,甚至必須與政治、宗教領袖敵對,在那個周圍有各樣攻擊的環境中,神讓耶利米單獨憑著信心繼續傳道。當巴比倫大軍攻陷耶路撒冷時,先知懷著一顆破碎的心眼睜睜地看著他的預言應驗。

    在國家淪亡,百姓被擄後,先知獲釋,並受巴比倫王的優惠,任他選擇前往巴比倫或留在耶京,他選了後者,但不久又被強逼逃往埃及,在埃及傳道一段時間後,據說他終於殉道了。

那鴻書簡介

mikelee週五, 2022/08/26 - 11:30 投稿
討論區

寫作背景

 

本書作者為伊勒歌斯人那鴻。那鴻一名,其含意為「安慰」,而本書主題之一,恰如作者之名,就是安慰飽受亞述侵略淩辱的猶太人。新約耶穌家譜中所記載的拿鴻(路3:25, 此字於原文與先知那鴻同名),大概不是先知本人。

 先知那鴻的出身地伊勒歌斯,今天無從稽考;有可能是新約時代的迦百農(其名意為「那鴻之村」),但亦可能是猶大國(南國)的一處地方,因本書寫於猶大國獨存的時期,其信息亦是針對猶大國的人(見1:15)。

 有關成書日期 ,3:8提供寶貴的資料 。 那鴻著書之時,挪亞們(即底比斯)已經淪陷了,因此先知能引以為例。挪亞們為當時埃及南部的首都,是膜拜亞們神的中心。根據發掘出來的亞述碑文,挪亞們是被亞述王亞述班尼帕所攻陷,時為主前六六四年或六六三年。而本書乃預言尼尼微的荒涼,可知成書日期必在尼尼微淪陷之前,亦即在主前六一四年或六一二年之前。換言之,本書成書時間大抵介乎主前六六四年至六一二年之間,也就是瑪拿西、亞們及約西亞作猶大王的時候。

以賽亞書簡介

mikelee週五, 2022/08/26 - 11:29 投稿
討論區

寫作背景

    有關本書的作者是舊約學者爭論最多的問題之一。傳統認為本書的作者是主前八世紀猶大的先知、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。他可能在猶大王烏西雅去世那年蒙召作先知,歷經約坦、亞哈斯、希西家三王,傳達神的信息逾五十年之久(主前七四○至六八七年)。同時代的先知還有何西阿、彌迦。據猶太人傳說,以賽亞在瑪拿西作王時遭迫害,被鋸鋸死(參來11:37)。

    十八世紀歷史批判學興起後,開始對以賽亞為全書作者的傳統說法提出挑戰,企圖從不同的歷史背景、行文風格、字匯、宗教思想等,證明本書乃兩個以上不同作者寫成,指出40-66章明顯地自成一段 , 向主前六世紀被擄末期的百姓預言他們即將回國的信息,可能是被擄的人中一位不知名的先知,假借以賽亞的名字說話,也可能後來被以賽亞的門徒整理 (參8:16) 而冠上先知的名字。 更有學者將56-66章另分作一個段落,因為這部分的內容反映被擄回國後的社會生活與思想。

另一方面,福音派的學者也指出這種學說多種的漏洞,認為這種學說

 1 對全書風格的分析往往過於主觀,以致眾說紛紜,莫衷一是;

 2 忽略了40-66章與主前八世紀的宗教情況吻合 , 又與先知彌迦的信息相似這類事實;

歷代志上、下簡介 

mikelee週五, 2022/08/26 - 11:29 投稿
討論區

寫作背景

歷代志上、下在希伯來文聖經原本是一本書,後來舊約聖翻譯成希臘文的時候才分為兩部分。關於本書的作者,到今天還沒有肯定的結論。猶太法典認為歷代志是出自以斯拉的手筆,這大概是因為歷代志的最後一段(代下36:22-23)跟以斯拉記的開頭(拉1:1-3) 幾乎完全一樣之故。不過有些學者對這現象有不同的解釋:歷代志的最後一段是後人加插上去的,為的是要把它和以斯拉記連接起來。無論如何,書中雖有提到波斯王古列下詔批準猶太人返故土重建聖殿一事,全書卻沒有記載波斯帝國和希臘時代的歷史,顯然是寫在猶太人被擄歸回故土後的短短時期之內,而編寫人很可能是以斯拉。另外有學者根據書中記錄了約雅敬王後人六代的族譜 (代上3:17-24),  認為本書是寫於主前第二世紀初。然而更可能的解釋是:書內部分族譜是後來加插上去的,但主體是歸國後初期的作品。

 

主題特色

本書有四大特色:

 1 本書的內容和文字有很多與撒母耳記和列王紀相同(代上10章至代下36章相當於撒上31章至王下25章);

 2 歷代志特別著重數字的記錄,而書內的數字往往比平行的撒母耳記和列王紀的來得大;

何西阿書簡介

mikelee週五, 2022/08/26 - 11:28 投稿
討論區

寫作背景

「何西阿」這名字的意思是救恩(與北國最後一個王何細亞同名,又與「約書亞」同字根),有關何西阿先知的生平資料我們知道得極少。 從本書的引言 (1:1) 得悉他是在北國耶羅波安二世作王的後期(約在主前七六○年間)開始作先知,直至北國亡國前後(約主前七二○)為止。當時在南國作王的有烏西雅(七八三至七四二)、約坦(七四二至七三五)、亞哈斯(七三五至七一五)和希西家(七一五至六八六或七)。

同期的先知則為阿摩司、以賽亞和彌迦。

我們可從兩方面確定何西阿是生長在北國的先知:

 1 本書經常提及北國的地方,如撒瑪利亞城、伯特利(即伯亞文)等;

 2 作者以「我們王」(7:5)稱呼撒瑪利亞的君王。

耶羅波安二世在位期間是南、北國分立後最強盛的時代,(參阿摩司書寫作背景)。他死後國家一片混亂,謀朝篡位之事叠起 (王下15章; 何7:7, 16)。與此同時,亞述王提革拉昆列色占領中東一帶。以色列無力對抗,政策舉棋不定或投奔埃及、或向亞述進貢(7:11; 12:1)。

 

但以理書的難題:「七十個七」

mikelee週五, 2022/08/26 - 11:28 投稿
討論區

許多人對於七十個七有不同的看法,主要分為兩種。

 第一種是彌賽亞性的解法,

 第二種為非彌賽亞性的解法。

 

彌賽亞性的解法

認為七十個七的中心意思與彌賽亞(耶穌基督)有密切關係。贊成這一種解法的學者有些按字面把七十個七解作四百九十年,也有認為七十個七是象徵的數目,不須堅持一定的年數(參註釋)。事實上,彌賽亞性的解法基本上也有兩種不同的理論: 

 1 連續性的說

    即第一階段(七個七)連到第二階段(六十二個七),又連到第三階段(最後的一個七)。

    這一來,25節「從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」可指亞達薛西王第七年(主前458)以斯拉回國(拉7:11-26):「受膏君」是主耶穌,他在主後二十六年受洗後開始工作。

    26節「一王的民」描寫羅馬提多將軍所率領的軍隊;

   而27節的「他」仍指主耶穌(26節的「受膏者」)。

    頭七個七(主前458-409)

   六十二個七(主前409至主後26)

   最後一個七(主後26-33)

  2 間隔性的說法